top of page

【以字抒情 . 以诗入画】

----写在王嘉堃书法作品展{辋川集}之前

王艺融

2018年1月10日写于首都

WangChuan-Ji-Cover.jpg

当嘉堃的书法作品一幅接着一幅展现眼前,我发现自己渐渐不再尝试解读作品的内容,转而注意到许多扭动的线,跳跃的点,渲染的块。我仿佛“看见”速度明快的节奏,感受到起伏流动的韵律。再往下看,发现每一独立的小斗方,视觉内涵自成一小天地,多格合成大斗方,也自有一片大世界。这下,我开始捕捉到一种”概念”行走在前,情感紧随在后的创作脉络。我好奇了,探知心切,于是跟嘉堃展开了一段问与答的交流。

 

站在创作人的实践立场,这样的呈现方式承载着一个怎样的概念?

 

对于我的问题,嘉堃必须先提一提此次个展的主题 {辋川集}来回答。{辋川集}是唐代诗人王维半隐退之时,跟好友裴迪一起游历辋川山谷所合写的诗集。此地有二十个景,两人为每一个景各作一首诗,合计四十首。嘉堃把每一首诗写入由四个独立的一尺斗方合成的二尺斗方当中,也就产生了四十幅,以带出他初始的概念,即一诗一字亦一景。至于“四合一体” 的框架结构,概念来自 “窗户” , 就像从窗内往外看景那样。另一个概念就是 “变” ,然而这个变化绝对是站在传统的基石之上进行的。

 

传统书法与艺术科班出身的嘉堃,采用“行草”书体呈现这四十首诗。眼前所见,他保留了传统行草的笔势之牵连,线条的延绵,和字体结构的简化。不同的是,他改变了纸张的尺寸,改变了整体框架的形式。他把四份独立的斗方合成一体,中央腾出的十字间隔,造成笔墨有“跨越空间”的视觉效果。然而实际书写时,笔触是不断的,因而笔意也不断。套嘉堃的说法:“它不是隔阂,而是变化”。

 

我听了立马赞同,并且察觉到我的观赏乐趣,存在于一种视觉上的双向互动之中。那就是嘉堃行草的不工整,正因这框架结构的安排而工整起来。同时,我也在匡正格式之中,捕捉到龙飞凤舞似的线条变化,进而寻获视觉以外无尽的意象。

说实在的,在我这个看客的眼里,特点不在“读”诗,而在“看“景。是景之抽象境界,更是嘉堃创作意念的境界,融合了他读诗所感与多年的书写造诣,浓缩在几分钟的一气呵成里头。因此,引人注意的虽是形式上的特立心思,然而书写情感起伏之丰富,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 

这时,我对嘉堃写字的“当下”情况起了好奇心。于是我问他:在如此明确的概念的驱使之下,个人的情绪的体会,心绪的感悟,在书写过程中获得多少的释放?那重要吗?

 

“当下” 的感受对嘉堃来说,是很重要的。作为他抒情的工具,毛笔书写不像其他媒介创作那样,可以线描,勾勒,涂抹而慢慢结晶,它必须一气完成。嘉堃把读诗头一遍所得的感悟,不加修饰地倾泻纸上,为的是将他最原初的感觉呈现出来。也因此,每一首诗给他的感觉都不一样,当下决定的所有东西就不一样,包括线条的变化,结构的变化。

 

这下我又反思起来:既然现今书法不再具备古人当下传递讯息之急情,或当下遇事抒发之激情,转而日以继夜地练习,周而复始地“创作”,何情之有?但我很快就想通,“进入当下”而体验“当下”,正是艺术家的能耐啊!嘉堃读诗有感,招情入笔,以墨传情。。。即成字,也成画了。

 

由于看到不断出现在字里行间的短红线,小红圈,小红点,于是向他问个究竟。原来这些个“小红” ,除了是他用来制造视觉趣味,也有着 “印章” 的作用。再察觉到他的书写线条,总是一笔当中具有粗细不一的落差,可以细如铁线,也可以粗到几乎成了泼墨。他说这些个 “大起大落” ,都归功于掌控水与墨的交融,纸质对水墨的吸收与散发,毛笔的特质与含墨量等等因素,互相配合,才能千变万化。

 

嘉堃具备这种种的能力,使我不得不向他求证过去传统书法的训练,是否给予他很大的帮助?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。唐楷和其他书体的训练,给予他有关空间的,字形的,线条的种种启迪。而篆书则给予他趣味性的,隶书给予装饰性的,行草给予灵活性的启发。

 

接着,我开始替观众想了许多问题。站在观众鉴赏与求知的角度,对嘉堃如此抽象的作品该作何诠释?有必要了解书写的诗歌吗?不懂华文,可以欣赏吗?我向嘉堃连环问。。。。

 

我想,唐代张旭也写过连自己也不识亲笔之草,所以我等现代观客不识嘉堃所书行草,也是可能的。说到底,创作者要他的创作行动有多少份量是为着观众,多少是成全自己,全由作者的创作价值观主导。所以当嘉堃说出对于观众那方面的答案,我虽惊讶,却是接受。他说:“我等不了他们了!”。。。听了大笑几声后,我不由得想到两个现象,一是作者的步伐比观众前进,二是观众的口味带领作者。显然,嘉堃属于前者。

 

再问他,作为一位书法创作者,当面对一位没有书法底子,没有艺术鉴赏能力,甚至没有受过华文教育的观众站在他的作品面前,他又有什么期待呢?他潇洒回答:“就感受画面吧!只要观众能够站在我的作品面前一小段时间,就跟作品有了交流”。

 

这个答案,使我欲知嘉堃对现代书法发展的看法,而他的见解,让我看到一些发展方向上的可能性。他认为现代书法并非一成不变,并非要翻写古代大师的作品才是遵循传统。反而其主要精神是建立在不停止的演进和变化上。就如书法历史中,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风格与代表人物那样,现代书法也必须拥有当代精神与面貌。所以,嘉堃做出他认为可以“变“的尝试,就是“形式”,唯一不变的,是“线条”。他认为线条是书法的本质,改变之后就不是书法了。

嘉堃的书写速度之快,让我无法忽视。一诗一斗方,从起笔到完成,大约五分钟光景。这是他在掌控稳定的状况之下,将思维与情绪浓缩进一个短促的当下而成。套他笃定的回话:“不到那个时候,我是不会动笔的“。。。这般表态,引我会心莞尔。对谈交流结束后,我得一惊喜,那就是如此纤细柔美的线条,竟是出自嘉堃这一大块头之手,可见真章藏于 “心”。也得一感动,就是他不一定每天动笔,但动起笔来可以从夜晚持续到天露曙光。。。

 

他说了:“创作是生活,生活的所有内容都是创作的养料”。这条路依然难走,然而创作所带来的精神滋养,对他是很大的馈赠。诚如他自己形容那样:“没有创作,不会活不下来,但是生命就缺失了一大块”。

 

在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面前,我无法不动之以敬配之情。我衷心祝福他。

bottom of page